第(3/3)页 自己家几代读书人家中小有资产,女儿看中的人,凡是有个差不多自己也能接受。 可那个叫杨怀年的,家里兄弟姐妹七人,他排行老三,因为父母实在养不起了。 于是就托关系送到了,城镇中的铁匠铺当学徒,要说城中的铁匠铺也不一般,400多年的祖传老店。 招牌上面挂着的是,《天下第一等》专门给宫廷中仪仗队打造刀兵盔甲的御赐皇商。 别觉得这种大店的学徒待遇会有多好,因为这家铁匠铺在本地扎根几百年,作为半慈善半优中取优培养班底的打算,经常收一些身家清白的本地人。 学徒管吃管住,但是没工钱。 如此一来杨怀年就算自己的日子,过得只能说是勉强,家里面还有兄弟姐妹几张口吃饭,连他家的两个兄长都没结婚。 娶媳妇生孩子连个站脚的地都没有,要本事没本事,要家庭没家庭,就不是个能养家糊口的人,哪里值得自家闺女托付终身。 张大山绝口不提这门亲事,但大丫像是被灌了迷魂汤坚信自己相中的郎君是个有本事的人。 就像话本小说中成为考上状元的贫苦读书人,如今只是怀才不遇。 好。 张大山挺不住,家里的娘俩来回劝,啃了俩月冷菜剩饭,准备再给杨怀年留点时间。 看他是不是真的能从混饭的学徒,成为真正领工钱的师傅。 然后两年过去了,张大山今年过年的时候专门绕道去了对方家里面,装作路过讨水喝串了一下门。 进厨房里一看,顿时决定不再等下去了,正常人家凡是能掏出一个闲钱儿,过年也会见点荤腥,讨个好彩头。 可杨怀年家倒好都过年了,穷的用卖豆腐箱子底部剩下的豆腐渣干炒后当肉来吃。 张大山怎么可能把女儿嫁给这种人家。 嫁过来是睡铁匠铺中的学徒大通铺,还是和这一家9口人挤两间屋子。 所以今年有媒婆上来提亲,他略微打听后立马就同意了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 这家自己还做不了主了? 大丫不同意这门婚事。 张大山就逼,逼急了,大丫就跑了,找不着了。 第(3/3)页